Page 448 - 唯識藏_22
P. 448
由八勝處勝伏所緣,能令初三解脫清淨:是謂解脫、勝處差別。 不起。」今釋:初修前三解脫,除二種障,由此能生勝知勝見,名勝處;修成滿者, ,第三解脫所出。故此八體即前三解脫也。 相待,展轉相入。如是展轉,總一切色合為一味清淨想解,名展轉一味故。後四勝處 ,是第二解脫所出;後四勝處,第三解脫所出。淨解脫中,初之二想淨與不淨,展轉 差別。餘少多等,如文自釋。 色,不可名觀外色。今此勝處唯觀非根色,不觀根色,內有根色故,名內有色,與前 而不說內。即以此一切色而為境界,起光明想,未出色染故,名觀諸色;或通觀內外 ,前以設雖於內身見有色想安立現前,未離色染者,以一切色染皆未離故,但言有色
問:何故解脫、遍處通觀非色,八勝處中唯觀諸色? 《俱舍》云:「前修解脫,唯能棄背;後修勝處,能制所緣,隨所樂觀,或終 問:若爾,前三解脫與八勝處有何差別? 二、出體者,《對法》、《顯揚》俱作是說:初二勝處,初解脫所出;次二勝處 此中,內有色想、內無色想等,如解脫中說。前解脫中,有色不言內,今言內者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五
4
3
3
4
4
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