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04 - 唯識藏_22
P. 504
作意生。如六十三釋。 欲取色等後心不生。自有先無作意,對境則生,如作意者定忽爾聞聲等,以從多分說 故。此中既言八因,故其心或生或復不生,將知必取前導作意後心方生,若無作意, 不生。景師評云:後解應是。若取同時作意,則諸心法無不生時,以心聚中恆有作意 ,此八因者,此開根、境,彼合名「緣闕」。此八因緣非一法具,凡說諸生不生法也。 ,由七種因辨無心地,唯依地體以辨有心。依此第三、生與不生建立無心,彼說七因 ,名無心地。影略說故。 地中,無想定等,定無心故。又睡眠、悶絕依主識說,名有心地;無想定等依客識說 有伺地中,無心睡眠、無心悶絕不名無心地者,以睡眠、悶絕無心不定故。無尋無伺 三乘、六地諸行有心、無心,不出前門有無餘依。
分位中,「無心睡眠」者,上座部說睡眠有二:一、心睡眠,引有心法;二、色 「闕作意」者,諸心、心法若同時無作意,則不得生;亦可若無前念作意,後心 又依隨轉理門以辨無心。薩婆多說悶睡有心故。然〈決擇分〉復依五義辨有心地 此第四、第五門中辨有心、無心,非有身位有無心別故,有無心唯依五地。有尋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七
4
9
9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