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0 - 唯識藏_22
P. 510
我謂無其用及差別義。又空謂二空理,無我謂所執。或翻此說,故二差別。 大乘法。 為性故,別離出之。 字,是長句。「無量境界」,在十方處所,三世時分故,皆言無量。 。六字已上生,是初句;二十六字已下生,是後句;若減六字生,是短句;過二十六 二字,名室路迦。經論文章多依此數,無問長行及與偈頌,但滿三十二字,舊名首慮 句;以寬攝狹,名在其中。句有五,謂處中等。若八字生,是處中句。此即四句三十
「補特伽羅空、補特伽羅無我、法空性、法無我有差別」者,空謂所空自性,無 「六內處境界」下十四門法,名聲聞地法。「大乘五事」下,有十四門功德,是 「四真實、五種大乘、五無量、不思議威德勝解」等,如〈菩薩地〉釋。 「大乘五事、四尋思、如實智、三性、三無性」,如〈決擇分〉釋。 「三十七道品、四沙門果、無諍、願智、六神通」等,如〈聲聞地〉釋。 四眾中,唯明男子四眾,無鄔波斯迦。又鄔波斯迦,索迦所攝,但從在家眾中戒 「句謂六內處」等者,詮法自性,名名;詮法差別,稱句。今詮法差別,是故名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八
4
9
9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