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2 - 唯識藏_22
P. 512
立諸法故。 性」者,則是道後至得果性,謂無垢如。 境界清淨性」者,住在道中則是引出性,是證智所緣,名境界清淨;「三、分位清淨 智亦緣遍至真如,故名「隨至」。又佛種智,名「不可思議威德勝解、無障礙智」。 多,攝眾生事者,即正行;自他相續成就者,謂正行果。此順〈菩薩地〉品配釋此文。 果滿是佛德故。又最初者,謂種子;發心者,謂趣入;悲愍有情者,謂次第;波羅蜜 」,是諸地次第;「攝眾生事」,是大乘正行;「自他相續成就」,是正行果,二利
假施設中,初於法假立有情,後依圓成能取、所取相上假立諸法。或於唯識相假 「四道理」,謂因果、相待、證成、法爾。 「三清淨性:一、自體清淨性」者,道前真如自體清淨,猶是自性住性;「二、 「七識住」,如初帙中解,又第十四卷自有文。 「真實義隨」至「真如及智」者,謂真如遍一切法,故言「遍至」。又無分別正 釋「五無量」,亦如《顯揚》第八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八
4
9
9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