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3 - 唯識藏_22
P. 513
寬以明,唯說四句。體有寬狹,或不同故,寬狹義同,應述可答,亦名如是答。所問 寬故,自有寬體非是狹故。「或於所問,應二句答,應三句答,應四句答」,此中從 ,謂即二法展轉相問,依止後句,以答所問」,以寬問狹,順後句故。一切狹體必即 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,依止前法,以答所問」,以狹問寬,順前句故。「順後句者 》云:「以一問一,以不相以 法一一互相問,除此法,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相問,如是一一,一切當知。」《婆沙
「云何思擇?謂一行」者,如《對法》云:「以一法行歷諸法故,謂以一法與餘 「復次,嗢柁南曰:思擇」至「六、等至次第」。 「藏護」者,景云:謂即喜樂、愛、習、著彼阿梨耶。 「復次,嗢柁南曰:方所位」至「耽著現在」。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十八
② 底本無「以」,今依據麗本《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》卷五十九補上。 ① 以:與「似」通。
① 問不相以,不以
② 世定名為一行。」「順前句者,謂
4
9
9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