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77 - 唯識藏_23
P. 577
辨五明詮法多少;第二、廣辨五明所詮之義。 卷記中合釋。 有法,此二,菩薩藏中素怛纜藏攝。」餘經論及此論藏後文有不同者,如前第四、五 云:「緣起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,此四,二藏中毗奈耶藏、菩薩眷屬攝;方廣、未曾 別立之;小乘無方廣故,別立此五。此五無別,二藏相應故,但素怛纜藏攝。彼論後 經等五,聲聞藏中素怛纜攝」者,大乘亦有此五部義,以皆明方廣事故,方廣之外不 明大乘理故,唯菩薩藏;所餘十一者,是聲聞藏,有非聲聞藏也。若《對法》云「契 有十二,聲聞中但有十一,除方廣分。一字參差,理趣胡越,其義云何?方廣一分, 云「餘十一部唯聲聞藏」,是即大乘無十二部。今云所餘諸分有聲聞藏,是即大乘具 論」者,工巧明處所行事多獨立為一,以為第四
第二、明離合四法,辨求五明。初中列五明,第二、問答分別。於中,初、問答 言「當知於十二分教,方廣一分唯菩薩藏,所餘諸分有聲聞藏」者,舊《地持》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
1
1
1
7
7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