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6 - 唯識藏_23
P. 626

一相中有眾多相,故言「一切」,未必具足十一也。  得知者,準下第三報恩中具有十一一切種,例餘相中亦可齊有,略而不說。又釋:一  攝善準亦一問,故下解中生起及結亦只一種,無勞煩解。  結,生起但一;饒生即  之言也。以理準別解脫戒,即生起及結具足有二,其攝善、饒生互有準例。攝善具二  言,其結文中云「名住攝善法戒,速能攝善一切種相」之言者,意即結善修攝善法戒  第二善行一切饒益有情

              基師解云:何者十一相?若勘前略解饒生十一相,而釋下文十一相者,「謂諸菩  初云「由十一相,名住」等者,遠師云:十一相中,一一相中各有十一相。所以  「又諸菩薩由十一相」至「成就一切種」。  下答第三問饒益有情戒中,初舉數略標,次廣釋,後結。  下結配中云「漸次」者,泰云:諸行不可頓修故,漸次修施等也。  又釋:前問但止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一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問,謂住律儀而能善護,此但一義,非有二問也。下饒生、  ② 有二結,準中間同,故文不定。  ① 之言,其結文中即二種俱結。其第二、攝善法戒生起唯有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621   622   623   624   625   626   627   628   629   630   6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