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 - 唯識藏_24
P. 39

非一故也。  又釋:遍一切眾生皆能忍,普於一切事皆能忍。一眾生中有多事,謂或打或罵等事,  :初學忍,名思擇力;久學成,名自性忍。前忍遍一切皆能忍,後忍普一切皆能忍。  堪忍故。二云:地前忍者,思擇力,由作意故;地上忍,名自性忍,任運起故。三云  也。「純悲愍故」者,眾生緣悲也。即此後文順於前解。  下,明安受苦忍;「普於一切」已下,明思惟解忍。言「由無染心」者,無恚  」。以此文勢,偏解他不饒益。亦可「思擇力」等,明他不饒益忍;「遍於一切」已  體。此對一切苦具能忍,故云「遍於一切」;對一切怨家等人能忍,故云「普於一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泰述四釋。一云:思慧忍,名「思擇力」;修慧忍,名「自性」,以修慧自性能  自性中云「或思擇力為所依止」等者,景云:乃至「堪忍怨害」者,他不饒益忍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二
                   ③ 「恚」,底本作「忘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恚」。  ② 「者」字下,底本有「者」,今依據磧砂本刪去。  ① 「心」字下,底本有「中品」,今依據磧砂本刪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善根
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