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 - 唯識藏_24
P. 41
此性苦上增苦苦、壞苦,故云也。 性苦觀;三、以小況大觀。言「於性苦上更增是苦」者,一切有漏法以行苦為性,即 」者,是久遠苦。「從他所生眾苦現前」者,則前四苦現前逼迫。 境;次「應知如是學」下,對境修忍;後「云何名忍」下,釋忍者義。
對境修忍中有二:先修三觀,後修五想。言三觀者:一、自惟往業觀;二、諸行 「應如是學」至「攝受想,於諸怨害悉能堪忍」。 初云「猛利」者,是重苦;「無間」者,相續苦;「種種」者,是多苦;「長時 「云何菩薩耐他怨害」至「現在前時」。 依章釋中,初釋耐他怨害忍,文分有三:初問,次解,後結。解中有三:初舉忍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二
② 「嗔」,底本作「癡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嗔」。 ① 「潤」,底本作「闊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潤」。
1
2
2
6
6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