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 - 唯識藏_24
P. 45
法受故」者,景云:謂為欲法受,故忍正行。五、已串習,今安住忍。六、知法無戲 親善行忍。三、於無上菩提起猛利心,圓滿忍度而能行忍。四、出家法受忍,言「由 :初是自利,後三是利他。今依後釋,即依見五利故生忍,名為五忍。 、不著惡心、瞋心」,乃至「五者、死已受天人樂」。第三、明勝利所作中,有四句 「有喜樂」為三,「臨終無悔」為四,「於身壞後」等為五。《善戒經》中說「一者 下,明勝利所作。言五忍者:初「於當來世無多怨敵」為一,「無多乖離 :文分有三:初、總明見忍勝利;二、「謂能堪忍」下,正明五忍;三、「見勝利」 為二;「勸化」下,為三;讚忍,為四;「見能行忍」下,為五。景、泰同之。測云
一切種忍中,六種七種。云何六種?一、非愛異熟,怖故行忍。二、愍諸有情, 「云何菩薩一切種忍」至「濁惡意樂故」。 善士忍中,若遠師云:「謂諸菩薩」乃至「天世界中」為一;「見勝利」已下,
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四十二
① 「乖離」,底本作「卒難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乖離」。
1
2
2
7
7
1
1
① 」為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