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2 - 唯識藏_25
P. 102

,常假覆蔽;由熱所作,常假沐浴;勞倦所作,常假按摩。後有四句說變壞相:初二  母不淨」等者,是生因;「種種飲食」等,是增長因。次有三句說轉變相:由寒所作  成」者是第二句,說彼自相。次有三句說彼因相,謂「四大所造」者,是依因;「父  為依;三、與能入無餘滅為依。  斷之所依處。今解:此有三句:一句、金剛定無間涅槃滅作證為依;二、與現法樂住  之所依處」者,景云:與彼金剛無間道斷惑滅無為作證為依,及證現法樂住、所依永  金剛喻定、無學果證之依處」者,與其修道為依,及能牽無學果故。「具知根」至「  依處,以前時有即中有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初經中,有十二句辨色根。景云:「此身有色」是初句,說色共相;「麤滓所  「問:世尊依何根處」至「亦如〈聲聞地〉應知」。  次第二、引經解中,先引十種經以解十九根;後辨三無漏根,更無別解。  「未知欲知根,證初  五受根中,喜樂於可意境愛等所依,苦憂於不可意境等所依,捨通二種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四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、第二、第三果依處」者,此據超越人。「已知根,乃至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