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7 - 唯識藏_25
P. 97

故,以少從多,說憂無斷,實非斷無斷。  ,亦名非斷。泰師等云:有學憂根是道分故,相從非斷。備云:五受根中,四是非斷  是修斷;無漏,是不斷。餘六,有漏,修斷;無漏,是不斷故。  相應,及善憂根,是修斷。喜、樂、捨及意根,與見惑相應,是見斷;與修惑相應,  趣苦根,是修斷;無學身中苦,是不斷。若不善憂根,與見惑相應,是見斷;與修惑  者,五受及意;「及餘六」者,信等五及未知根。前六中,若惡趣苦根,是見斷;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餘二非斷」者,則後二無漏。景云:道理已知根既有憂根為體,應通修斷及不  若爾,無學身五根如何通?  基云:前六者,謂四受除憂,并意、命,命根在無學身如苦根故,或如來無漏故。  景云:憂根如《對法》說,即是未知當知根及已知根  問:云何憂根通非斷耶?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記卷第六十三
                   ② 「根」字下,底本有「已知根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瑜伽論問答》卷六刪去。  ① 「俱」字下,底本有「非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刪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體,從彼二根中無漏根生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55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