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6 - 唯識藏_28
P. 126
舊施故,施得圓滿。依此義故,經作是說「解脫捨,舒手施,樂遠離,常祠祀,捨具 故;「若食若飲」等者,此顯隨其所欲,圓滿施義,如所意願,一切資財皆施與故。 性,數數能施故;「一切沙門、婆羅門」等者,此顯無偏黨施義,無有差別,一切施 施故,施得圓滿。依此義故,經作是說「為大施主」者,此顯數數施義,由彼串習成 體者,謂正行施時身語意業。云何施圓滿?謂數數施故,無偏黨施故,隨其所欲圓滿 。因緣者,謂無貪、無瞋、無癡善根。等起者,謂彼俱行思。處所者,謂所施物。自 ,并如彼會。 法義者,初是邪見,後是見、戒取。三淨業等,亦如《瑜伽》第九卷鈔。與此相違等 意業,唯諸牟尼有此業故。 ,正直見所攝,身語意業遠離毀犯戒見垢故。三牟尼業者,謂學、無學所有無漏
復次,無所依施故,廣清淨施故,極歡喜施故,數數施故,田器施故,善分布新 又有施等諸清淨業。施業云何?謂因緣故,等起故,處所故,自體故,分別施業 曲、穢、濁業,如《瑜伽》第九鈔解,大好。此中言損減見所攝,增惡清淨所立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十九
6
6
6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