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1 - 唯識藏_28
P. 161
又亦多剎那,以事究竟故。三心家如何問 說亦得,說相見道亦得,如前說。 即相見中苦法忍是亦得,義理無違。又或說苦法忍斷惑,世第一法生等,於真觀中義 家皆翻前名解脫,思準可知。唯第三心亦法,二釋:一、別起一心為解脫道亦得,或 切法。 十六心依總相說;三、別觀法名法,總觀法名類,即此相違者是也。依此三位,思一 名類,斷緣下界名法,如言法忍斷下惑,類忍斷上惑;二、緣理名法,緣智名類,如 究竟故,總名一心,亦無妨難。諸餘相違,一如前說。 見道。三心皆言斷麤重者,麤重有多種,今說無妨,思之可知。
又六十九云:「法智見道斷欲界惑,類智見道斷色、無色界惑。」此之會釋,如 一心見道家觀心解唯一品,此中為一剎那,為多剎那相續?又二說:唯一剎那; 其言一心家,三心既為相見解脫道,即翻前者是,或別一心緣解脫亦得。其三心 如諸論皆云第三是類智,此言法智者,法、類二種,義有多端:一、斷緣上二界 云何五十八言一心文?釋曰:見道斷惑非如修位作九品,見斷束煩惱為一品,事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
缺文 此有
。
6
9
9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