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6 - 唯識藏_28
P. 196

便」之言?細讀更問,勘《唯識》第十及六十九有四道立為章門。  設爾,立勝進道,漸漸增勝,名勝進道。既云或住放逸亦勝進道,此論何用「或勤方  與此文相當。雖爾,彼論言「已斷」,此論云「所證」,亦有相違,取前復次釋勝。  前品生知足想,不求勝進」,即與此文同。  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」,故言或勤方便;彼論更有解云「或有無間不修方便,但於  或住放逸」。此論言「或勤方便」,彼言「或住放逸」者,此論牒解中,「或復於先  後別起加行趣心語,非於一觀即起九品道語。  是勝進。」此論據實論遠近,後三道皆前勝進。《大論》約一道鄰近顯說,并出此觀  於後所斷,名加行道。」此論云:「為斷此品後餘惑,所有加行、無間、解脫道望此

              修云何?略說有四種,謂得修、習修、除去修、對治修。得修者,謂未生善法,  彼論「放逸」之言,別復次釋,彼論更解云「或於已斷,以觀智而更觀察」,亦  又此中第二復次有三釋,前二皆云「或勤方便」;六十九或有無間中云,解言「  勝進道中,《大論》云:「或有無間為斷餘品修加行道,此於前品,名勝進道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191   192   193   194   195   196   197   198   199   200   2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