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9 - 唯識藏_28
P. 249

六。  ,記別開示深密意故。諷頌者,謂諸經中,以句宣說,或以二句,或三或四,或五或  中脩多羅攝三藏,三藏中脩多羅不攝三藏等盡。  故名狹。若以體論寬狹,此中脩多羅攝十二部經故寬,彼脩多羅不爾。又以此義,此  十五同此。  槃》約通相脩多羅,此論約別相脩多羅,理實無違。《智度論》此論同,《大論》二

                    問:諷頌中不說一句者,一句乃成長行,非偈。成頌二句,為顯二句亦得成頌。  記別者,謂於是處,聖弟子等謝往過去,記別得失生處差別。又了義經說名記別  應頌中,唯有中後,而無先頌者,法師判是此中收。有義:諷頌中收。  應頌者,即諸經中,或中或後,以頌重頌。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,故名應頌。  義曰:若以名為寬狹,三藏脩多羅攝十二部經多故名寬,十二部經脩多羅唯一法  此中脩多羅,并三藏中脩多羅,何者寬狹?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244   245   246   247   248   249   250   251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