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6 - 唯識藏_28
P. 246
中依初入聖前十六行說,名有隨眠等。不爾,無學身等豈不作有漏十六行前? 非語言,豈不相違?如前類釋。更有後得智妨,思之。問戲論亦二重,如前可知。此 是無分別,以無言故,但以有漏門是分別收。《攝論》云加行智「如啞求受塵」,此 語仍是分別攝。若以名言、非名言門,正智非分別,後得分別收。若以此義,加行應 門見此是無常義。如無常行於無常義,餘行於餘義,隨其所應,亦如是。 分別,而善悟入所知境界?由彼諸行現在前時,雖復現證見無常義,然不依名言戲論 相違,善悟入,無障礙,無分別。由此道理,世、出世行互有差別。云何出世行無有 隨眠故,依名言門起戲論故,如其次第,不善悟入,有障礙,有分別;出世間行與此 所以者何?於諸諦中,無常、苦等十六世間行,於所
義曰:若以有漏、無漏門,無漏者無分別,後得智雖語言仍無分別收,加行雖無 問:十六行中,下文以加行智為分別,其後得智亦分別為十六行,豈不相違? 問:於諸諦中,有十六行,皆通世間及出世間,世、出世行有何差別?答:於所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三
7
8
8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