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8 - 唯識藏_28
P. 308

以四攝、四無量等純利他行為體,餘體廣如別章。種姓、習性,廣如別處釋。  。饒益有情戒同前二戒為體,以用此戒安立有情於善趣及三乘故。準下文別出體者,  為體。法師云:攝善法戒,準下文,以菩提心、聞思修慧及三業為性。十波羅蜜同此  文以六波羅蜜為性。或施皆以無貪性。如十一卷以三業為體,或以慧為性,或以欲數  定,慧中緣有情慧,俱利有情義說。或義乃至隨慧相應知名慧,如下會釋。法施,下  波羅蜜為性。戒中饒益有情戒,忍中耐怨害忍,精進中饒益有情精進,定中饒益有情  為體。  別。施等波羅蜜多自體差別者,如其次第,以棄捨、防護、堪耐、策勤、心住、決擇

              何因餘但有四波羅蜜?以為前六助伴故。前三以方便為助伴,前三攝有三,以方  助伴差別者,謂施等方便中,餘波羅蜜多悉皆隨轉,如前廣說。  問六波羅蜜體性者,財以四塵、五塵為體,施以無貪性。無畏施,依下文,以五  差別中有二:初標四門差別,後別解施體、通局、屬種殖。  差別者,略有四種:一、自體差別;二、助伴差別;三、勸讚差別;四、種植差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   308   309   310   311   312   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