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1 - 唯識藏_28
P. 311
後,故有三句、四句等。 文自有。若唯依施名純,若對戒名雜,施得三句,餘五「四句」。以後待前,前不待 中加行,或別取被甲;定中引發神通;慧中緣世俗慧,或緣勝義慧。 六種,即戒中攝善法戒攝,能令得力、無畏等一切佛法名戒;即忍中諦察法忍;精進 ,謂六波羅蜜多。 待後,是故皆作順後句。若已串習六種頓修,皆互相攝,如〈菩薩地〉說攝善法戒者 應作順後句。餘互相望,亦如理應思。此中,依始業地漸次修者說,後必待前,前不 羅蜜多,謂戒波羅蜜多所不攝施波羅蜜多。如是乃至以慧波羅蜜多對施波羅蜜多,皆
復次,諸所有施皆波羅蜜多耶?設波羅蜜多皆是施耶?為答此問,應作三句:或 後以純雜為二「四句」。初標後解。純雜中,唯自行不望他為純,對他為雜。論 若依純雜相資助說,應作四句。 釋中有二:初以諸度相對為二「四句」,初後修別故。順後句門中,攝善法戒通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五
8
4
4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