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1 - 唯識藏_28
P. 321

中解。  六、《攝論》第四、五廣明,讀者尋之。其與五相攝,廣如別章,如第二卷解五法義  無性。執蛇起繩,如第一卷鈔解。若廣分別,如〈決擇分〉第七十三、《顯揚》第十  遍計名亦生執,及依他上生實緣生執等,此皆是無,但對外執除非故,且說相、生等  即無,或無遍計諸法,有此遍計無性,名勝義無性。此等但無所執,名無。或有設於  ;勝義即體是無性,又諸法無性為自性,故言勝義無性,即  別有相無性;即依他起上有因緣生,據自然生執名生無性,亦非除依他外別有生無性  勝義無性」,不離前三性也。即遍計所執唯有名無體相,名相無性,非是除遍計所執  所明者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三無性出體如三自性:遍計、依他無所取二性之相、生,故名無性;圓成自體  次明三無性者,如〈無性品〉頌云「三無性應知,不離三自性,由相無生無,及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五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即」字下,疑脫「無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遍計所執也。



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316   317   318   319   320   321   322   323   324   325   3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