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9 - 唯識藏_28
P. 319
西方唯有二重:一、常無常門;二、漏無漏門。 或有多種出體,情事理門、染通淨門、塵識理門等,如此皆虛妄計度,不如理故。依 成無性品〉中,先明三自性,次明三無性,當知無性不離自性。三自性體者,如古師 故,勝義為自體故,無性所顯故,名勝義無性;勝義無性故,名為無性。 無性故,名為無性。圓成實自性,清淨所緣故,於依他起中,無遍計所執相所顯自體 性故,名為無性。依他起自性,待眾緣故,非自然生;無自然生性故,名生無性;生 、依他起自性、圓成實自性。遍計所執自性,定無自相;自相無故,名相無性;相無 勝義無性故。更依異門顯無性義,故言復次。一切法者,即三自性,謂遍計所執自性 云何言未來?廣破未來,如引《顯揚》更說。 ,云何言未來法有自體性
依三性中,初標後釋。論云於遍計所執自性,相無性等者,如《顯揚》第十六〈 復次,於遍計所執自性,相無性故;於依他起自性,生無性故;於圓成實自性,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五
8
5
5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