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2 - 唯識藏_28
P. 332
顯示自他具德失故。言說易者,若於無量色等差別、無量差別相想法中,總合建立一 即是無量色中想,唯有心想解故,都非實有。 能緣取故,分齊相勝故也。雖有此解,不及名體,總立一數取趣。或無量色等差別, 人解云:初色蘊無量,後色蘊處無量。此不順文,云何稱想?又解:前為所緣文,想 能修學也。 是學、能修學,此三名菩薩地。前法品等,所學法;此現觀法,如是學;補特伽羅, 謂持自體故名法,可有所證,既無有常一我,誰為能證也?〈菩薩地〉說所學法、如 由,後正建立。答中有二:初標人法,後廣分別。初中有二:初論本文,後釋師解。
補特伽羅雖非實有,由四種緣,是故建立,謂言說易故,順世間故,離怖畏故, 無量色等差別法者,所詮法無量也。無量差別相想法者,能詮名想法無量也。古 釋師解中分二:初解二所以,「前為能證」等是;後「補特伽羅」者,釋妨難。 前為能證,後是所證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六
8
6
6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