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5 - 唯識藏_28
P. 335
準應知。 ,貪專不起。」此文又中品起下欲,豈非薄塵行?此中且據一品語,非全作法語,思 行。薄塵中,如《大論》二十六云:「於上品境起微劣貪,是薄塵;於中品、下品境 貪等現行,是前二句,與境相稱,亦等分收。又釋但二句,即前門收,此中唯取前二 中收,下復次乃說其相。等分中,彼論云:「如彼事,貪等現行。」若上品境,上品 貪行等,如《大論》二十六廣釋。此中唯取勤而不利及俱句,是餘二句,等分、薄塵 所摧伏故。 今此煩惱望彼是微薄故。雖於增上所緣境界,而微薄性煩惱現行,昔所修習勝對治力 ,煩惱現行故。薄塵行補特伽羅者,謂住自性位微薄煩惱。如前所說自性位煩惱相, 。等分行補特伽羅者,謂住自性位煩惱。遠離猛劣,住平等位諸煩惱
聲聞乘補特伽羅者,謂住聲聞法性,若定、不定,性是鈍根,自求解脫,發弘正 別解中,病行差別,前標七,今為四。一、貪;二、例;三、等分;四、薄塵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六
8
6
6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