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1 - 唯識藏_29
P. 151
地等,即德堅等。 堅、濕等法,是德句中觸德所攝,而是無礙,俱身根所得故。今翻覆為量破之,以實 也。初中有二︰初以德例實,實、非實攝。地、水、火、風,實句所攝,性是有礙。 也。然此文略,故無簡別。 ,其喻即有能立不成,無質礙因,此不轉故。同品亦非定是有性,以非心故,無過失 心等故。彼說意實是有礙攝,亦非是心,形如芥子,我所須具,非謂心也。設若是心 中覺、樂等攝,無常無礙,故得為喻。然無相符極成之失,簡覺等故,彼宗說為非離 ,應不離心、心所有實自性,無質礙故,如覺、樂等諸心、心所。彼心、心所即德句 ,謂未生無全,不會無少分,非離識故。今破彼云︰汝宗此等無常無礙法,除覺等外 礙。今破無常無質礙者,即德句十四全、十少分及五
量云︰地、水、火、風,非有質礙實句所攝,身根取故,如堅、濕等。此中,身 述曰:自下第二、別破實德。初總相對以破實德,後總結非堅、濕等別。此即初 論:「又彼所執」至「如堅、濕、煖、動」。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末
1
4
4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