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 - 唯識藏_29
P. 23
力,二識成決定。謂餘相續識差別故,令餘相續差別識生,展轉互為增上緣故。」 。」故為教體,於理無違。 此論第九云:「無量名句字是法無礙解。」又此論及《佛地》云:「十八界通無漏善 》七十八說:「第九地斷二種愚,一於無量所說、無量名句字、陀羅尼自在愚。」下 ︰「法、辭二無礙解,境有差別。法緣名等,辭緣於聲。」又《解深密經》及《瑜伽 、聲;二、善字。」《能斷金剛般若論》說:「我法唯善,汝唯無記。」此論第二云 得說法,聲、名、句、文,真善無漏。《十地論》說:「說者、聽者俱以二事︰一者 可說通無漏善? 、正行及果。若能詮體,即聲、名等。經體雖二,今取能詮聲、名、句等,正教體故。 漏心變,或無漏說,正智所攝,通圓成實,無漏有為通二性故。
答︰無性釋云︰「彼增上生,故作是說。」《二十唯識》天親解云:「展轉增上 問︰若明教體一切唯識,如何乃言佛菩薩說? 答︰依隨轉門、二乘等身,說十五唯有漏,名等唯無記。依今大乘,若唯如來後 問︰十八界中,十五有漏,如何聲等亦無漏攝?名、句、文三,自性無記,如何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本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