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1 - 唯識藏_29
P. 411

世極成故。此解稍好,可細尋之。  ,外法如此,至果俱有,唯言內種,即不論外。勘彼一一,次第明之。  之。不遮色者,色法外種亦具此六義故,假名種子。  第三遮心、心所等,即簡別盡。然簡自處,更立餘門。第二遮等,自處分別,更不敘  初總標六義,次隨六別釋,後總結簡餘非實種子。此即初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釋︰外種亦有果俱,如蓮華根,生蓮華等,非因滅位,其果方生,根莖同時,  無性《攝論》不簡差別,唯言內種有。世親即通,然彼一一皆自釋言,內法如此  若爾,如何與果俱有?復如何言常恒隨轉?  《瑜伽》第五說有七種子,今此言六,故云「略」也。法有五聚,第一遮無為,  述曰:十義廣種子中,自下第八、具義多小。種有六義,遮餘非種。於中有三︰  論:然種子義略有六種:
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三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三本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406   407   408   409   410   411   412   413   414   415   4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