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6 - 唯識藏_29
P. 416
故。 有因用,以有體故。若入過去,即無因用,體已滅故。未來亦爾,因用未生,體無有 過去,何者因義? 既是現思,故唯念念是用增,非體。前解即與別脫戒體、用俱增義。 行唯望新熏為因緣故。由此,別脫戒體不增,而用增,與道、定戒相似。定、道二戒
述曰:依生現行果之種子,名為俱有,不依引生自類名種。何故爾耶?能熏生故 論:「依生現果」至「與果俱有」。 問︰為因既通種與有種,何故此言與果俱有? 述曰:其因與果有俱者,謂生現;不俱者,生自類。雖俱、不俱,而要現在,可 論:「雖因與果」至「無自體故」。 此中雖顯與果俱有,望現行說,可現在時說為因義;種望於種,既許異時,若入 又解︰本有種望新熏種,非其因緣,現行能熏為因緣故。即是本有唯望現行,現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三本
4
0
0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