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9 - 唯識藏_29
P. 79
三種,如第八卷。然則蘊、處、界名勝義者,勝之義故,如涅槃等,唯依士釋。 覆障,可毀壞義;俗,謂顯現,隨世流義;諦者,理也。或世即俗,是持業釋。勝義 意亦同。此第二釋,至下當知。 義說,但殊勝義名為勝義。此即說有三分之義。若第二師,唯有二分,釋此少別,大 現,非如識性依他中實。」一切相分並非實故。雖有二解,前解為勝。後解不依四勝 、衣等,唯世俗有,非如內識體少實故,亦勝義有。下第十云︰「然相分等,依識變 如識有義,即下第十,三分俱實。或緣過、未龜毛等法,雖識內變,影像虛疏,如瓶 為非無,亦勝義者之所說有。此中,色等內識相分,因緣所生,從本名識。此約內境 世俗者執有,勝義者說無。內因緣識相、見分等,假境所依,依他性事,其
真、俗二諦各有四重。俗諦四者:一、假名無實諦,謂瓶、盆等,但有假名,而 答︰如別章說,言二諦者,道理難思,今於此中,略示綱要。世俗諦者,世,謂 問︰此中二諦,體別如何?所攝假境,如何差別? 此前初解,依人二諦;已下問答,依法二諦。 述曰:此即第三、依諦攝假。謂心外境,其體都無,依內妄情,假名我、法,唯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本
6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