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2 - 唯識藏_34
P. 122
中即是未入、已入、作證所由。 故,令其趣入;律中開許一百一具故,令處中行;論中顯照諸法相故,令生真智。此 不肯修,次修顛倒,後解非真。為對治彼,如其次第,說有三藏:經中為彼決定說義 增不減。又立素呾纜等三藏非增減者,天親菩薩有其四釋,初三復次與《對法》同。 廣大,故唯說二藏。 上下一往相形,獨覺之教,入聲聞藏,根劣業淺,所斷所修,所證所益,皆不遍盡不 又如力中,根上下力,雖有中力,上下相形,唯有二品,或上或下,不說中力。今以 二藏。」此意說云,但由獨覺教、理、行、果少於聲聞,攝入下乘中,合名聲聞藏。 藏、八萬四千等。天親菩薩《攝論釋》云:「如是三藏,下乘、上乘有差別故,分成
第三、又依障入道諸惑業說故,一切煩惱但有二類:一者、猶預,疑即為先;二 第二、又約初斷諸惑業說,此三皆是見道斷故,二邊行因即戒取故。 第一義云、一切過失略為三種:一者、疑惑;二者、二邊行;三者、自見取。初 《普曜》等經立菩薩、獨覺、聲聞三藏者,隨機不同,乘行有別,以立三藏,不 第三、辨廢立者,小乘異說,非宗所明;於大乘中,唯立二藏、二種三藏及與六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1
1
1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