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6 - 唯識藏_34
P. 126

經有五義,謂出生、涌泉、顯示、繩墨、結鬘五義。」今大乘解:梵言素呾纜,此名  聖果,亦名緣覺,待緣而覺,亦依主釋。獨覺者藏,依主釋,如前。  然獨悟,永出世間,故名獨覺。」獨證者覺,名為獨覺,依主釋也。或觀待緣,而悟  是名辟支佛乘。」《瑜伽論》言:「常樂寂靜,不欲雜居,修加行滿,無師友教,自  「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慇懃精進,求自然慧,樂獨善寂,深知諸法因緣,  ,二藏俱是依士釋也。  合名聲聞。隨其所應,逗此二機,此二所知所有法義皆此所攝,即名菩薩、聲聞之藏  自乘之位,亦多分依佛音聲故,又教小故,從多為藏;又所修證及與所斷得非廣大,  。以聲令他聞,故名聲聞,即有財釋。若聲之聞故,名曰聲聞,即依主釋。獨覺初入  第二卷末說:「以佛道聲,令

                 素呾纜等三藏者,《成實論》云:「修多羅者,直說語言。」《雜心論》云:「  三藏別名中,初《普曜經》中所說三藏,二名如前。獨覺藏者,《法花經》說:  又此但依住自乘解,唯自利行,以立其名,若不定性,理即不然。故《法花經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121   122   123   124   125   126   127   128   129   130   1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