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1 - 唯識藏_34
P. 131
所以者何?一會之中,唯被聲聞,不被菩薩,如《阿含》等,是名別部聲聞藏也;其 所應,皆當准知。是名第六、辨差別也。 故;有說有別,於中有八復次不同,亦廣如彼。辨六藏別以二乘,六所詮各別,隨其 ,有說無別,從一智海,隨一覺池所流出故,十力、無畏所攝受故,同一大悲所等起 顯了分別,開示諸法,是磨怛理迦藏。」 。有七種相略攝菩薩諸別解脫,謂初受持軌則,廣說乃至第七、捨律儀事。以十一相 事、九事、二十九事。為諸聲聞及諸菩薩說別解脫,及別解脫相應之法,名毗奈耶藏 論》中,第二十說:「諸佛世尊唯依攝事顯了諸法,是素 文義易了,是素呾纜;為顯法義作安足處,名毗奈耶;為令智者受用法樂,是對法義。 各有二種,差別義類,如前已說。若依所詮增上為
第七、彰佛自說總別部類者,且二藏中,總而言之,或有別部類,或無別部類。 八十五說「解二十四處,名為素呾纜」等,廣如彼說,不能煩引。《毗婆沙》中 天親釋云:「略有九緣,建立三藏。」此三復次,各有三義,故分成九。《顯揚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* 呾纜藏。言攝事者,謂四
1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