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 - 唯識藏_34
P. 25

無彼,無得無失,一相無相,但由眾生悟解不同,得諸果異。」《法花》亦言:「一  喜,或生厭離或斷疑。」故無一教定頓定漸。  無邊契經海。」《維摩經》云:「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,或有恐怖或歡  ,出種種聲;亦如末尼,隨意所求,雨種種寶。《花嚴經》云:「如來一語中,演出  ,都不起心,有說不說,但眾生有感,於一切時,謂說一切法。譬如天樂,隨眾生念  說,後敘其非。敘古說者,後魏有菩提流支法師,此名覺愛,唯立一時教。佛得自在  當應配之。上來總是教益有殊。  皆名了,而於其中復應取捨。勸諸弟子依了義者,隨其所應,當廣思擇,隨所講教,  重頌經,言廣盡故,說名為了。以此四門了不了義,釋一切教了不了言,故大乘經雖  密,名為不了。第四為令知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《無量義經》言:「我得道來四十餘年,常說諸法不生不滅,不去不來,無此  第二、時利差別,復分為二:初敘古說,後述今文。敘古說中復分為二:初敘古
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