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1 - 唯識藏_34
P. 291
如何能招異熟耶?若取種子者,即非隨心戒故。 不捨四,以不異前四支故;二云、總捨七支,以受時別故。 ?又尼五百戒後捨時,為但捨三支,四支不捨,為七總捨耶? 亦有漸頓二受,如《對法》云有少分、多分、全分優婆塞也。 而語,即頓非漸也。以四支、七支皆頓得故,若捨之時,亦有頓漸也。若鄔波素迦,
解云:能招異熟果。現行不能招,種子能感,以是定、道家類亦名隨心轉也。 第十、問答分別者,問:定、道二戒隨心法能感異熟不?若能感者,此是現行, 解云:六法捨時,已捨十四支,以體無別故。尼捨七支時,有二解:一云、捨三 其捨者,且如十戒與六法戒。後捨六法時,為但捨六法四支,為亦捨十戒中四支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③ 「增於」,底本作「遮其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增於」。 」。 ② 「互」,底本作「在」,今依據大正本《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》卷二十二改作「互 ① 「儀」字下,底本有「律儀」,今依據卍續本刪去。
2
8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