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3 - 唯識藏_34
P. 293
耶? 有無表,且如仙人意嫌殺三國眾生,最為重故也。 非無舊時種子功能在故,能感異熟也。 若不感者,如何得言由持戒故,能生天耶? 心轉戒耶?
問:既言依身之表名身表者,且如化人發身表業時,既無實身,如何得名身表業 答:有二解:一云、善中有無表,以菩薩發心極弘廣故,惡即不能;二云、惡亦 問:意中既有善惡律儀,為並發無表不耶? 答:亦言犯戒者,不損種之體,但損功能,更不倍倍而增有防非力,故名犯也。 問:且如因中破戒,後時更能感異熟果不耶?若言能感,戒已破訖,如何能感? 答:以身中有種子故,又當可成故,亦得言通受名隨心轉戒也。 問:通受菩薩戒攝一切戒盡,其定、道戒亦在其中,菩薩若起貪心,如何得名隨 答:於在家者非為過重,於出家者極生譏毀,為息譏嫌,故分二也。 問:何故勤策戒中,歌舞作倡、香油塗身開為二,近住戒中合為一耶?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2
8
8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