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1 - 唯識藏_34
P. 331
我非色非非色。」此意即說,無想天處,名為無想;有頂,名非有想非無想;下三無 無二無缺者,彼計我亦是色亦非色。若為治此,於是義中,由異文句而起執者,彼計 立。「若計命即是身者,彼計我是色。若計命異於身者,彼計我非色。若計我俱遍, 、怖邪見,三、怖無知,四、怖愚癡,故矯亂答,成四別也。上來五類是前際見。 有無他世;三、問善非善;四、自愚鈍,他問不知。《毗婆沙》言,一、怖妄語,二 ,故隨返問而答於前。 世文字亦不善知,而不分明說「我愚鈍」,但隨彼問,隨言而轉。此意由愚都無所了 有知故,便矯亂答。如是三種,假託餘事,以言矯亂。 故不分明說「我不決定」。此意即顯雖有少得,心未決定,答是邪見,不答妄語,已 成邪見,不答成妄語。
後際五類見者,有想論有十六。《瑜伽》第六、《顯揚》第九云,初四見依三見 此與《阿含》全有差別,彼依四問,即為四別:一、問世間有報無報耶;二、問 是中,第四、羸劣愚鈍。第二復次云唯懼他詰,於勝生道及定勝道皆不了達,於 是中,第三、覺已開悟,而未決定。第二復次云怖畏邪見及妄語故,懼他詰問,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四
3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