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4 - 唯識藏_34
P. 334
槃第一清淨。」此說勝妙,略無人中。《婆沙》說有。「二者、若有離欲惡不善法, 在,觀得自在。謂於諸天微妙五欲堅著攝受,嬉戲婬樂,隨意受用,是則名得現法涅 非想非非想處所攝諸天,死後斷滅。」此中七滅,不定自他,今身、後身,一切皆得。 諸天,三、色界諸天,四、空無邊處所攝諸天,五、識無邊處,六、無所有處,七、 任持未壞,爾時有病,有癰,有箭,若我死後,斷壞無有,爾時我是斷滅;二、欲界 。《毗婆沙》云,前三無色,有說有色,即亦該彼,若說無色,即不至彼。 前引教,已略說訖,唯當生處有異,餘義皆同。然《瑜伽》等,但言有色,不明何處 想十六論訖。 生、人、欲界天;四、我無樂無苦,死後有想,在第四靜慮以上,乃至有頂。上明有 慮;二、我純有苦,死後有想
五現法涅槃論者,《瑜伽》第七、《顯揚》第十云:「一者、若我解脫,心得自 七斷滅論者,《瑜伽》第七、《顯揚》第十云:「一、我有麤色四大所造之身, 其八無想論、八非有想非無想論,即有想中初二「四句」,有色、有邊等是,如 次四句者:一、我純有樂,死後有想,第六有名而無處所,八十七說,謂下三靜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四
3
2
2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