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9 - 唯識藏_34
P. 399
無表為性。此第八等,說業有三:一、律儀;二、不律儀;三、非律儀非不律儀。非 體,處處皆說法處無表唯此二故,要猛利思種便無表故。有義:亦以非律儀非不律儀 ,折至極微,總名極迥。建立所以,如前應知。 ?唯說明暗,但舉小分。然空界色上下見別,分成迥色及空一顯,故空界色攝六種色 明闇色,當知光影色極迥色收。日炎名光,餘炎名明,影暗翻此,豈唯明暗是迥色耶 故此十五為極略色性。 十五種,謂眼等根為五極微,色等境五極微,四大種四極微,法處實色有一極微」, 境及四大種、法處實色,極微為性。《顯揚》第五、《瑜伽》五十四說「建立極微有 文,的當深理。 合亦別。麤色易知,合名影像,細色難解,別開二門。故論說五,不可減增,深貫諸 礙以至極微,名
三、受所引色者,論自說言「謂無表色」。有義:唯二,以律儀、不律儀無表為 二、極迥色,論自說言「即此離餘之礙觸色」。以空界色極微為體,論說迥色即 二、辨體性者,初、極略色,此論自說極微為體,即五色根,除迥色等,餘五色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
3
8
8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