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94 - 唯識藏_34
P. 494
若望化身,一因二果。 故;望舍利等,名為引因,引殘果故。今說受用,一果二因;若望法身,一果一因; 得離繫故;但說引發、定異因等,得無為故。於化身等現在前位,種為生因,正生起 子,近為生因。望佛法身,近遠現智,俱為引因,非為生因。不說牽引、生起因等, 生因;引遠殘果,名曰引因。」如受用身,金剛定前,諸無漏種,遠為引因;自位種 了因,因起果相。 真智深微,久修因滿,自受法樂,非餘所知,名自受身。知見不同,非定一異,是生 佛,十地所見,名他受用身;二乘所見,名變化身;無分別智觀其真理,即名法身; ,分成三身;非如有情各別自體立為三種,無定異故,非不異故,非定一異。如能寂 知。三乘見麤,立名變化;十地見細,名他受用身。由見不同,性相殊異
又佛二果,二因所得,謂理智因。《勝鬘經》說:「有二種如來藏空智:若離、 然有一果,二因所得:一、生因;二、引因。《成唯識》說:「生近正果,名曰 然此三身非定一異,自受用身為自身相,法身即是此身理性,理智深妙,非餘所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七
4
8
8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