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18 - 唯識藏_34
P. 518
者所應之識,如前准知。 」故修智因,果識便淨;內識既淨,外感眾生及器世間國土皆淨。廣如經說。亦隨見 嚴淨,即得如是嚴淨佛土。」天親菩薩《般若論》云:「智習唯識通,如是取淨土。 無漏能觀淨識。故此經言:「若欲勤修嚴淨佛土,先應方便嚴淨自心,隨諸菩薩自心 故。十地菩薩見法性土及他受用土,地前三乘見變化土,皆隨所應,不離見者有漏、 受用土即第八識,他受用土即第七識,其變化土即前五識,隨應是彼後所得智相應識 相應淨識,識實性故。自他受用及變化土皆不離於佛後得智相應淨識,然識有異:自 以為體相,唯有識故,非離識外別有其土。」謂法性土即法性心,此不離於無分別智 隨意。 實無女人、惡道怖等。九品生中,阿羅漢等,借彼名說,實是菩薩。二釋任情,取
第五、分量者,《佛地》、《唯識》皆說:「法性土雖非色攝,不可說其形量大 第四、果相者,《佛地經》言:「最極自在淨識為相。」彼論釋言:「佛無漏心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七
5
0
0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