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 - 唯識藏_附錄
P. 24

宗、因、喻的三支的《真唯識量》而已。三藏在佛教的威望,實不啻儒教孔子的聲譽  沒有什麼著作。有之,僅為現存的七言一句,計為四十八句的《八識規矩頌》,以及  公精研《瑜伽》,學有心得,更不是舊譯的玄學色彩可比了。  的!三藏譯成的唯識學,世稱之為新唯識學,因與真諦等的舊譯互有出入;並且,奘  ,把他譯成漢文者,也有相當可觀的數量。恐怕比之於任何譯師的功績,都沒有不及  、創作、發展的關係,就完成了《瑜伽師地論》等重要典籍,這是萬世不朽的工作。  性宗等,都另有他的宗派的,所以我們應該從唯識學來研究佛教的唯心思想。  。在這許多的說法中,唯識學是純粹發明唯心理論的一個宗派,其他小乘,相似大乘  的闡述;有唯識的古學,有唯識的新學,還有中國臺賢的創見。諸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藏的一生中,回國以後,大部分的精神都在譯場中消逝過去,他除了譯經,並  我中國唐三藏奘公,是如何偉大的氣魄,在印度留學十七年,帶回來好多的梵本  唯識學理,原來散在各經中,經過了無著、世親、陳那、護法相繼的研討、整編  十種唯心說中,有些是小乘的主張,有些是大乘的思想;有性宗的說法,有相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