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 - 唯識藏_附錄
P. 25

六經十一論是唯識本宗的要典,所以學者要精心研究他。在這些經論中,對於唯識理  ,重新自己得一悟境,成功一種新的唯識學說。唯識學是以六經十一論為根據的,這  能了解唯識深義?乃參考幾家唯識書來撰成這語體式的《八識頌記》。  以為看過了唯識論自然了解這八識頌中意義的,何用長行為?到了今世,豈可人人都  。而且,大部分的唯識經論都由三藏譯成了中文,這八識頌是譯經獲得的結晶;三藏  舍》、《二十頌》等都有釋文。世親是一著作家,三藏是一翻譯家,其作風自然不同  藏糅譯《成唯識論》。三藏製八識頌,根本就無意用長行解釋,不像千部論師的《俱  齊觀。世親尊者造了三十頌,未及製長行文遽爾奄化,後有十大論師各為造釋,由三  前絕後的英俊。三藏留下來的這一點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由閱本記豎溯唯識源流及其演變,橫觀佛家各宗唯心理論,藉資比較、發明  寫這本記,是有這樣的希望:  《八識規矩頌》和《唯識三十頌》的組織、內容,大致相仿,其價值也可以等量
                八識規矩頌記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9
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