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 - 唯識藏_附錄
P. 26

拓唯識的領域,到了戒賢、玄奘的時代,是唯識發出絢爛奪目的色彩,真是驚天地泣  說,唯識發源於小乘,潛蓄於大乘,由釋迦、彌勒導於前,無著、天親繼承於後,開  手;最簡要的唯識理論,當然要數奘三藏的譯作品了。而且,從歷史演進的程序上來  的經論,已經不是一般人能盡讀的。說到一丈,不如行到一尺,行最好從簡要方面著  ,以為閱讀修持的聖言量,從聞思修而期生內院。佛教的經典浩如煙海,單是唯識宗  理論,得一個比較結論才好!  各宗各派的說法。研究唯識者,要進一步跨到本宗的門庭以外,放眼看看其他各宗的  多,由於佛教闡發的理論是多邊的,無法不包,無話不說,所以佛教唯心的理論是有  得其源流、演變、系統,這可算是對於唯識本宗有了認識。佛家的門庭廣大,宗派很  識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由閱本記,發生景仰無著、護法、玄奘的觀念,揀擇護法、玄奘的唯識作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