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2 - 唯識藏_附錄
P. 342
如次: ,乃窺師本《大論》六十四及護法義建立者,料簡空有,精審無倫。今更表明其大概 若說依他,則四真俗。三科、四諦及於二空,真之前三即後三俗。」 諦,瓶盆遍計,一切皆無;於勝義諦,一真法界,圓成而實。然此真俗,唯是一重; 談,非義遮義,匪是其表。」 則俗無真有。俗有真無者,於世俗諦,一切皆有;於勝義諦,一切皆空。《般若》所 宗大旨所在也。 果?又說染淨依用而殊,無關本性。《中邊》就相詮空,故得如此切實詳盡,此蓋一 中邊述記》卷一具引)第五空性成立。總括頌云: 不可得、自性三種。一會則立二十,同上分自共相為二,又加散空。勘之可知。(《
性宗之辨空有也,以二諦;相宗之辨空有也,亦以二諦。 蓋染淨是境,解脫是行,得果淨是果,三者相因。設無染淨之境,何得有於行、
非染非不染,本淨由客染。 無染應自脫,無淨應無果, 唯識藏附錄
清辨之徒從此立論,如上已說。
「俗無真有者,於世俗 「空宗俗有真無,相宗
此四重二諦之說 3
2
2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