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8 - 唯識藏_附錄
P. 348
表真如淨用,即但視真如之義為遮。)古今人多昧此解,直視真如二字為表,益以真 之言並非表白有其別用。(如謂以遮作表,亦但有表體之義。本宗即用顯體,以正智 種種有漏虛妄遍計所執,或無漏變異依他生滅之想,故以真義、如義遮之。是故真如 他生滅。此之所簡,意即有遮。蓋恐行者於二空所顯、聖智所行境界不如理思,猶作 名之為真如,而亦但是簡別。真簡有漏虛妄,又簡遍計所執;如簡無漏變異,又簡依 ,是用義,是能義。正智有種,真如無種,不可相混。真如超絕言思,本不可名,強 ,都無其事。漏種法爾,無漏法爾,有種有因,斯乃無過。」 正智。」 智自緣其智,亦緣分別,以成一切智智,將能作所故。)
就無漏言, 真如 正智 分別 名 相
唯識藏附錄
用從熏習而起,
「真如是所緣,正智是能緣。能是其用,所是其體,詮法宗用,故主
但為所緣 通能所緣
「熏習能生,無漏亦然。真如體義,不可說種,能熏、所熏
是故種子是熏習勢分義
3
3
3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