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2 - 唯識藏_附錄
P. 352

爾種,心性本淨,離煩惱時即體清淨為無漏因。如乳變酪,乳有酪性,是則以體為用  者,又屬應有之事,可無待言也。  部諸師異論,不能愜懷,以至於別宏大乘,其取反對一切有部之思想如《分別論》等  ,從五百尊者之後筆受《毗婆沙論》(解釋有部本論《發智論》)之文,備聞一切有  》流行之地也,其思想之受影響當有不期而然者。及後為脅尊者弟子,北去迦濕彌羅  馬鳴《起信論》即極見有此種形跡。又馬鳴初在中印度盛唱異說,中印度則《分別論  與小宗思想難免關涉,不辯可知。今即本上所說,略示大小關合之點以成一表,如次:  談圓成者,亦甚接近。大乘教雖非直接自小宗出,然流布較後,傳播者對機立說,其

                   然《分別論》之義頗覺麤淺支離,馬鳴為相似之談,其失遂同。「分別論者無法  觀上表即可知法性宗之不立種子,頗與《分別論》等相近,而首先就法性立說之  乘  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眾部分別論說假部  上座部經量部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︵計界實︶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實論  俱舍論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︵計界處假︶  ︵計界處假︶  ︵計界處實︶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性宗      法相宗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︵不立種子義︶  ︵立種子義︶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乘       大
   347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   351   352   353   354   355   356   3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