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0 - 唯識藏_14
P. 350
前中有二:初總標俱轉,後逐難重釋。 而不說者,舉初舉後,準可知故,略而不說。故《瑜伽》等,通約末那,以辨俱轉。 後以意對五,明其俱轉。然《瑜伽》等,且約初義,以辨俱轉。此中應說末那俱轉, 那與六識俱轉;後「廣慧!若於」下,明意識對五俱轉多少。初舉本末,以辨俱轉; ,是淨無漏界,解脫一切障,圓鏡智相應。」廣如《唯識疏》第三卷說。 最極清淨,諸智、定等無漏道法為依止故。故《如來功德莊嚴經》云:「如來無垢識 類而熟,因是善惡,果為無記,故云異熟。三中,唯取第三異類,以前二名通餘果故。
自下第二、明諸識俱轉差別。於中有三:初法,次喻,後合。前中有二:初阿陀 解云:梵音阿末羅識,此云無垢識。即妙覺位,大圓鏡智相應心體,名無垢識, 或名無垢識,最極清淨,諸無漏法所依止故。 解云:異熟有三:一、轉變而熟,故名異熟;二、異時而熟,故名異熟;三、異 或名異熟識,能引生死善、不善業異熟果故。 解云:世親約通依,故通三性;無性約親依,故唯依他。各據一義,亦不相違。
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二
3
4
4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