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2 - 唯識藏_01
P. 352
索時,亦不應施。若有狂癡及欲惱亂,如是乞者,亦不應施。是名內不施。外不施者 亦名施。何以故?有淨心故。若知是魔及魔眷屬,則不應施。若有為魔所迷亂者來求 ,終不為此而行惠施。非法求者,所謂若煞若誑,若偷若害。是名不施。 法及非法求,亦不應施。菩薩摩訶薩若見百千萬億眾生非法因緣求不得故,喪失身命 不行施;受施之後,必得利樂,則便行施。菩薩若知緣以身施,令眾生受苦,妨行善 生;二者、心無貪吝。 於菩薩身、頭目髓腦,乃至手足,隨意取用,而得自在。外施有二事:一者、為利眾 屬眾生,如世間人,以衣食故,為他僕使。菩薩摩訶薩於自身中不得自在,一切眾生 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名菩薩不得自在。屬他者,菩薩摩訶薩為菩提故,身 名內物。離是二事,是
復有不施者,菩薩摩訶薩若知身自能多利益,無量眾生有來求者,則不應施,是 菩薩摩訶薩於是內外有施、不施。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受施之後,不得利樂,則 菩薩摩訶薩捨身布施有二事:一者、菩薩不得自在;二者、屬他。有求不施,不
菩薩善戒經卷第四
3
4
4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