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5 - 唯識藏_04
P. 305

我今退失離生喜樂。」遂還從彼,退攝其心。當知如是修靜慮者,其心顛倒。  知。於此位中,初靜慮地喜樂已過,第二靜慮地中所有喜樂猶未能得,便作是念:「  慮者勤修習故,心趣寂靜,隨捨行故,從初靜慮入於第二靜慮近分,然於此事不善了  勝進道及與勝進,俱名為興。  中四轉,當知二時顛倒,謂於三摩地若退墮時,若勝進時,趣退及退,俱名為衰;趣  ,而無愛、敬,乃至廣說。  ,樂為最後,由隨樂故,心便得定;與此相違,名不等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進時顛倒?彼謂我今退失離生喜樂,我今退失勝三摩地,謂靜  復次,如《分別靜慮經》言:「有靜慮者,即於興等謂之為衰。」乃至廣說。此  云何方便?謂趣彼二道。又止、舉、捨,當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別。  云何為減?謂所得定還復退失。  云何為增?謂所得定轉復增長。  云何等愛亦不等愛?謂如有一,於慚、愧等,少分成就,少不成就,謂具慚、愧  云何等愛?謂慚、愧、愛、敬、信、正思惟、正念、正知、根護、戒護及無悔等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7
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   308   309   3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