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9 - 唯識藏_05
P. 179

類差別故,是名色蘊非一眾多性。如是餘蘊,隨其所應,皆當了知。  ,無所分別,是名略說蘊善巧義。  是名為蘊。  ,除受及想諸心法等。摠名行蘊。  。復有六想身,則眼觸所生想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所生想。摠名想蘊。  。復有六受身,則眼觸所生受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所生受。摠名受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?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,大種所造差別故,去、來、今等品  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?謂色蘊異,受蘊異,乃至識蘊異,是名種種差別性。  云何蘊善巧?謂善了知如所說蘊種種差別性、非一眾多性,除此法外,更無所得  前受、想、行蘊及此識蘊,皆有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內、外等差別,如前廣說。  云何識蘊?謂心意識。復有六識身,則眼識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識。摠名識蘊。  云何行蘊?謂六思身,則眼觸所生思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所生思。復有所餘  云何想蘊?謂有相想、無相想、狹小想、廣大想、無量想、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  云何受蘊?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,或順苦觸為緣諸受,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9
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   179   180   181   182   183   1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