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4 - 唯識藏_05
P. 184
可得,壞義可得,故說煩惱為壞苦性。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。 、掉舉惡作、疑纏,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。」由此至教第一至教,諸煩惱中苦義 廣說。又如說言:「住貪欲纏,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;如是住瞋恚、惛沉睡眠 纏縛其心,令心變壞,即生眾苦,故名壞苦。如世尊言,入變壞心,執母邑手,乃至 及所依處,由無常故,若變若異,受彼增上所生眾苦。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, 煩惱,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,如是摠說為壞苦性。此中,樂受 憎會所治,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,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。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 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。 習慧者,纔為說時,則便易入。又於諸諦,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。 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,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
諸有是彼所對治法,謂少是老所治,無病是病所治,命是死所治,親愛合會是怨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?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,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, 答:於苦苦中,若凡若聖一切等,有苦覺慧轉。又苦苦性極可厭患。又從先來未 問: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,壞苦、行苦以異門說?
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
6
3
3
4
4